::: 導覽位置:首頁 > 溫馨小站

溫馨小站

活著就有希望,當盡情彩繪自己人生
103/05/06
4月中旬,有位民眾要作祖譜,來到我櫃檯申請祖先的資料,我解說可能花費的時間,並感謝民眾耐心的等候。   期間,民眾接聽手機後表示有事要先離開,太太隨後會來接手,請我繼續找資料。不到十分鐘,這位太太來到我櫃檯,當下,我相當的驚喜,除了前二次的緣份外,我心中還有一個大問號,應該是心有靈犀吧!太太愉快的告訴我「我先生回來了!」。   這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大約10個月前,太太第一次到我櫃檯,申請子女戶籍謄本後,希望我能代為查詢某人的相關資料,我婉轉表達我很想幫忙,但礙於戶政法規,實在沒有辦法。   太太再三請求,表達她的痛苦也暗喻輕生的念頭,我知道這時候再多的安慰,都是多餘的,換作是我,也聽不進去。可能是旁觀者清,我告訴她我的想法「...男人想離婚,這時候別跟他吵,也別跟他鬧,給他時間,讓他玩個夠,等新鮮感過了,他就會回家,說不定還會感謝當初的包容…」。   雨過天晴,太陽又露臉了,還出現一道彩虹,我感謝她讓我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快樂。
對老伴的感謝
103/03/17
在戶政事務所工作也將近一年了,也受理了許多案件,但在西洋情人節的這天卻讓我印象很深刻,理所當然的認為今天會有許多情侶會來辦理結婚登記,雖然天氣很冷果然一早就已經看到自己的同事們陸續在受理結婚登記,而我也一如往常按下我的號碼機,此時一位女性來到窗口拿出身分證及戶口名簿說她要辦理離婚登記,一開始我以為我聽錯了,可是當她拿出已寫好的離婚協議書我才知道原來我並沒有聽錯,因為我只看到她一個人,我就告知當事人兩願離婚須雙方當事人到場,於是她怒眼沖沖的到民眾等候座位區請男方出來,當下我是覺得有點尷尬的,因為周圍的同事大部份在受理結婚登記說著祝賀新人的話,沒想到在這特殊節日我的第一個案件卻是受理離婚登記,在受理過程中我與當事人間一直處於很寂靜的狀態一直到受理結束。 對於這個特殊日子看到同事受理許多結婚案件,但我卻一件也沒有受理到,心理正覺得怪怪的同時,此時一位年約60多歲的婆婆說要辦理先生的除戶,一開始我還在核對身分、文件時,婆婆都還很安靜,直到我印出死亡登記申請書與婆婆一同確認申請書資料有無登打錯誤,我看見婆婆的眼流在眼眶裡打轉,鼻頭也紅紅的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來,婆婆說在一生中都是先生在照顧她因為她的身體比較不好,直到先生住院的這段期間她才有機會換她來照顧先生,對於先生的付出她無比感謝。並且在先生住院期間許多義工給予她許多精神安慰,因此她固定一星期中會有一天到醫院當義工,直到案件受理結束婆婆一直感謝先生對她的好,在戶所工作真的會看到人生百態而許多故事也在我們周圍正發生。
如願以償
103/02/15
每一個隨國軍來臺的老榮民,其背後均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在那一個年代,年幼者為了要能當兵或年長者為了繼續當兵,通常會虛報年齡,部隊為多保留一份薪俸,不少新兵也會冒名頂替死亡老兵的位置,原本以為一生就此將錯就錯沿用錯誤姓名或年齡,但隨著兩岸關係緩和,政府開放老榮民前往大陸探親之後,不少老榮民展開探親或尋根之旅,返臺之後正本清源,總會到戶政事務所詢問有關更正姓名或出生年月日等問題。 故事的主角—程老先生,趁80年間前往大陸探親之際,透過親朋取得失散數拾年殘缺不全的畢業證書,再次興起更正己身出生年月日之念頭;據程老先生表示,自民國56年間離營在臺初次設籍之日起,曾多次向設籍地戶政事務所反映出生年月日錯誤之情形,均未能如願以償,在聽完程老先生這段話之後,我和程老先生間有了默契,這一次我們來真的,抱著使命必達的決心。 過程中,程老先生陸續提供有關證明年齡之文件,身為承辦人的我也不閒著,先後請國防部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臺北市後備指揮部、新北市後備指揮部、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及陸軍司令部人事軍務處協助查證或提供資料,在歷經3個月的努力,終於讓程老先生如願以償,還給程老先生真正的年歲。 對一般人來說,要提供出生證明或相關出生證明文件,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對一個年近90歲,而且在大陸地區出生的老榮民來說,要自行舉證出生年月日證明文件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經由戶政事務所及政府機關間不斷的嘗試和努力,終於成就了程老先生數拾年來更正年齡的心願。
同理心的便民溫馨
103/01/13
80幾歲的汪阿嬤為了幫兒子補辦身分證來到戶政事務所,卻僅僅帶著自己的身分證、印章及兒子新拍的2吋相片,別無其他足以證明兒子身分的證件,按規定這樣的案件並不能受理,但阿嬤告訴我,他的兒子因中風行動不便,甚至心神已喪失,即便是自己的媽媽也已不認得,補辦身分證是為了申請社會福利相關補助,阿嬤懇求戶所能幫她這個忙,衡量特殊情形,經請示同意後進行到宅確認服務。 在前往阿嬤家的途中,阿嬤告訴我,她的兒子以前很孝順,現在不但不認得她,還會辱罵並想打她,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他不會因此便棄他於不顧。阿嬤平時靠資源回收維持生活,收入微薄,阿嬤知道補辦身分證需要繳二百元,但身上卻僅剩一百多元,途中見到鄰居便開口借了一百元,阿嬤的貧困遭遇,任何人看了都會不捨。 到了阿嬤家中了解實際的情況並核實無誤後,將身分證交給阿嬤前,我告訴阿嬤,補辦身分證的錢我可以幫忙支付,不用跟鄰居借,阿嬤說,身分證的事已經很感謝了,怎能再讓你幫我出錢。當身分證交給阿嬤時,我還是叮嚀阿嬤,身分證要好好保管別再弄丟了,阿嬤拿到身分證的那一刻,臉上終於有了笑容,並告訴我,謝謝你,我一定會把身分證保管好!
人生如戲
102/12/01
身為戶政的第一線櫃檯人員,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民眾,或多或少也分享了一點他們的人生。經常能感受到,真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大約兩個月前,一名年近三十歲的男性民眾,前來補發身分證。民眾後面跟著一位年近六十歲蓄著大鬍子的年長男子。身分證不見了的民眾,說話及反應略顯遲緩,有點渙散,年長男子不斷在旁想幫忙說話,並且一直強調:「他是我兒子,之前陷入昏迷,心跳還停止三十秒,精神錯亂一陣子,最近才醒來。」跟民眾確認了身分資料及人貌後,是本人無誤,雖有點遲鈍但確實意識清楚。但父親的名字,卻不是那年長男子。年長男子表示,他是實際上的父親,只是沒有登記。 我無意探究民眾的隱私,年長男子卻一直急著主動告訴我他們的故事。年長男子與民眾的母親同居時,是女方與第二任配偶婚姻關係存續中,兒子還沒出生,年長男子就去坐牢了,女方帶著兒子就此失去音訊。在他坐牢期間,兒子因為有了小孩,當兵前就結婚了,但遭到兵變,精神受打擊變得有點錯亂,被騙去辦了離婚,兒子的妻子帶著小孩跑掉,再也沒有見過面。之後年長男子出獄,接回兒子一起生活,但兒子的母親就又拋下兒子失去了聯絡。父子兩人相依為命,兒子歷經罹患癌症,多次病危住院陷入昏迷甚至心跳停止,之後又好一陣子都是意識不清的狀態,最近才清醒過來,就算在病危時,母親一次也不肯出面。像是為了要取信於我般,年長男子主動拿出一疊又一疊的文件,有多張病例表、法院調解文件、社會救助的紀錄表等…替他剛剛說的曲折離奇故事做了佐證。 當我把收據給民眾請他們去等待身分證時,年長男子誠懇又凝重的說:「可以拜託您一件事嗎?我已經老了,再活也沒多久,不求別的,只希望兒子能夠認祖歸宗。」在我告訴他要怎樣進行解決辦法之後,年長男子不斷的向我道謝,甚至要離開時還不斷地回頭向我鞠躬,也按著兒子向我鞠躬道謝。沒想到只是工作上的義務,卻能得到如此大的感激。 至今,我尚未見到那兩名民眾出現,也無法得知他是否順利讓兒子認祖歸宗,只能默默祝福他,能完成心願得到想要的結果。